当前,正值春季开学,各地大中小学生陆续返回校园,开始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根据省疾病预防控制局《2025年2月份全省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风险评估通报》,近期仍处于流感、新冠、其它感染性腹泻和手足口病等等传染病流行季节,校园内人员密集,容易增加传染病传播风险。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开学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现对近期流行的传染病基本预防知识进行梳理宣传,由此增强我校师生的防病意识,以减少或避免我校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
一、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感染者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还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较轻。
甲型流感最常见,不仅可以感染人,还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如野生禽类、家禽家畜、海洋哺乳动物等,因此按照动物宿主也分为禽流感、猪流感、马流感等。
乙型流感也比较常见,其宿主相对单一,目前仅在人类和海豹中发现过乙型流感病毒。
丙型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在猪、狗和牛等动物中有发现。

主要症状潜伏期1~3天。常有明显的流行。急性起病,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症状,但鼻咽部症状较轻。少数患者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教室、公寓、机房等人群密集,室内活动多,流感病毒传播风险增高。消毒可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避免或阻断流感病毒的传播。
人群密集需做好每日健康状况监测,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当班级内成员身体状况良好,无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症状时:
1.教室、公寓机房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定时通风换气。根据天气情况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室内外温差较大时,注意保暖,避免因开窗引起着凉感冒。
2.教室、机房、活动室等区域以保持环境清洁为主。可定期对课桌、玩具、楼梯扶手、门把手、开关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可选择250~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或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进行消毒处理。
3.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手部接触污染物后需及时洗手。
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症状时:
1.加强室内活动区域通风换气。可增加通风换气次数和时间;通风条件不良时,可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或在无人条件下使用紫外线灯照射等进行消毒。
2.严格开展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做好污物的及时消毒处理。地面、墙面可选择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课桌、玩具、楼梯扶手、门把手、开关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可选择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有口鼻分泌物、呕吐物等污物时,应先用可吸附材料清洁去污,再使用消毒剂对被污染表面进行消毒,并及时洗手。
3.做好餐饮具、织物的清洁消毒。餐盘、汤碗、水杯等餐饮具,在清除食物残渣后,首选煮沸消毒,将餐饮具全部浸没于水中,水沸腾后计时,煮沸时间不少于15分钟。毛巾等织物可用250~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然后常规清洗;或煮沸不少于15分钟。
4.加强人员手卫生。饭前、便后、手部接触污染物后需加强洗手或手消毒。手部有肉眼可见污物时,用洗手液或皂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无可见污物时,可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1、热水泡脚。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才可预防感冒。
2、生吃大葱。生吃大葱时,可将油烧热,浇在切细的葱丝上,再与豆腐等凉拌吃,不仅可口,而且可以预防感冒。
3、盐水漱口。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应注意盐水漱口,此时,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4、冷水浴面。每天洗脸时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轻轻吸入少许水(注意勿吸入过深以免呛着),再擤出,反复多次。
5、按摩鼻沟。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十余次,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6、鼻子插葱。感冒后鼻子不通气怎么办呢?可以睡觉时在两个鼻孔内各塞进一鲜葱条,3小时后取出,通常一次可愈。倘若不行,可于次日再塞一次。值得提醒的是:首先,葱条要选择粗一点的,细了,一是药力小;二是容易吸入鼻腔深部,不易取出;其次,若患者的鼻腔接触鲜葱过敏,可在葱条的外面包上一层薄薄的棉。
7、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主要措施。
二、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es,NV[1])是人类杯状病毒科(Human Calicivirus, HuCV)中诺如病毒(Norovirus, NV)属的一种病毒。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
主要症状诺如病毒是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方面症状的一个感染性病毒,而且它的传染性特别强,容易经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源以及瓜果蔬菜来传播,而且被诺如病毒感染的患者,他们的呕吐物、排泄物也是可以通过空气飞沫来进行传播的。
1、用肥皂及清水洗净双手,尤其在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以及在如厕或处理呕吐物及粪便后。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洗净,牡蛎和其它贝类产品应深加工后食用。因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蒸汽仍可存活,食物需要至少煮沸15~20分钟后方可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应当扔弃。
3、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纺织品(包括衣服、毛巾、桌布和餐巾)沾染呕吐物或粪便时,应迅速高温清洗。
4、对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家庭成员进行隔离治疗,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要为他人准备食物或照料他人,避免污染食物或将病毒传染别人。
三、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和四肢末端的斑丘疹、疱疹,重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和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由于病毒的传染性很强,常常在托幼机构造成流行。
要做好清洁保持卫生,饭前便后都要洗手,而且不要去人员聚集的地方和公共场所。要保持生长的环境通风清洁,多吃一些水果蔬菜一定要是新鲜的,而且不能挑食偏食,这样才可以提高抵抗力。要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换衣服,手足口的病毒主要是通过咽分泌物和唾液的病毒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的传播,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些用具的卫生程度。
四、新冠肺炎。近期,全国多地再次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变异株有阿尔法变异株、贝塔变异株、伽玛变异株、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防控形势进比较严峻复杂。目前,我省疫情防控形势保持稳定态势。但仍不能放松警惕,应持续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严格落实省教育厅、省疾病控制局的防控策略,保护我校师生身体健康!
变异株带来的感染症状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严重。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嗓子疼痛、发热、乏力,感染后对症治疗、口服抗病毒药物大多快速好转。
同预防其它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一样,应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规律作息,保持居室整洁,经常开窗通风,科学锻炼身体,保证健康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尤其是高龄老年教职工和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应注重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如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时,应科学佩戴好医用外科口罩。